“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刘博文:丝路情怀心语(散文)

刘博文
2023-11-04
来源:国际文艺网

点击:2023“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征稿启事


微信图片_20231104162151.png


丝路情怀心语(散文)

刘博文   


我有很深的丝路情结,只要一想起丝绸之路,没有离奇的梦寐,却有一股股充满生命活力的诗意与韵味涌上心头。更为值得骄傲的是,因为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丝路之娃,而且在生命的历程中一直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拥抱她。

1968年初春从军时,第一次乘火车从丝路起点我的家乡咸阳穿行丝绸之路,用18年的青春和以后的工作经历去亲吻、翻阅这部史诗。别看丝路那么多的地理概念,无不承载着极其厚重丰富的历史文化,这里有令人奇幻的人物自然风情、历史风云、时代巨变、家国情怀……这些像五彩锦缎一样的绵长画卷,打开任何一页,都有鲜活的故事激荡心魂。比如于阗、楼兰、龟兹、焉耆、高昌、敦煌和几乎被黄沙埋没的统万城……这一切似乎成为凝固了的历史,但其却鲜活着砥砺铸就的辉煌。

如果丝绸之路是一条路,那么它一定是回望人类精神家园的之路,是一条求真、向善、唯美和平之路,其广袤辽远给人们以更大、更多的思维空间和畅想。它反映出的历史实践、创业精神、社会现实和奋斗之光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风物世情等,无不以公平正义、天下情怀、互利共赢为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以丝绸为“路基”,展示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锦绣前程。而那些和丝路相关的大风歌、凉州词、祁山魄、阳关魂、天山雪、长安月浑然天成,处处彻透着自然和自信,源源不断地流淌着华夏五千年文明与憧憬。

于是在我的生命的历程中,有了许许多多关于丝路的第一。第一次看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我想最能代表心境的就是《老子》“上善若水”的名句,听到天籁般的流水声和润泽万物的细语声,开始醒悟到母亲河大善、大德、大美的内涵,感受到中华文明因水而厚德、因水而大美、因水而富饶的魅力,有一种回到幼儿时代被母亲搂抱和抚育的温暖和幸福。

我站在胡杨林里,感悟它千年生长茂盛的风华,赞美它千年不倒傲世的顽强,感叹它千年不朽生命的毅力。仿佛它的生命不在于自己的生长与倒下,而是在用特殊的方式记载着华夏文明的流淌,再现张骞的驼队的铿锵、坚忍不拔、在这里憩息和那一群开天辟地使者的种种壮举。它一定是在告诉世人,从张骞来到的那一刻开始,“春风已度玉门关”,天蓝的深邃,云儿变得如此洁白,树荫下的小草在畅想着美好,连偶然飞来不知名的小鸟也在欢歌。从此被司马迁誉为“凿空”的壮举,使古老的中华文明从那一群骆驼的双峰间流向了罗马、开始闻名于西方。而大名鼎鼎的唐玄奘西天取经,不仅拓展了丝绸之路,更为重要的是留下了《大唐西域记》,详细的记录了丝路的政治、历史、风俗、文化、艺术、宗教、物产,使丝绸之路成为一种开放包容、互鉴互学的精神,而玄奘成为舍身求法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我甚至想到那位相向穿行、来自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是不是经由这里踏上古老神秘的东方大地,成为西方世界历史上的“张骞”。他用《行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文明的撒播从来无问西东!这三位堪称“凿空”历史的人物,用穿越的勇气和眼光去寻找、探索和发现,不也是传承着千年不朽的胡杨精神吗!而那一个个曾经坐在胡杨林旁的牧羊人,拨动着冬不拉、弹奏着胡笳、吹响了羌笛,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和千年的呼唤。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和巍峨的祁连山、贺兰山、天山相映成辉,成为祖国西北大门的天然屏障,从古到今一直被人们唱诵着。久久凝望,一种与天地交融的情感就会在心中聚集,一种敬畏的振奋、一种青春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与长城深情倾视,一条中国龙的风骨,连接了寥廓神州的高山大海,魏然挺立起一个伟大民族的钢铁脊梁。多次站在高高、耸的烽火台上,心声是如此的慷慨激昂。我崇尚“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英雄气度,敬仰霍去病倒御酒于泉水之中与将士同饮的豪迈,敬慕“马踏飞燕”、“愿将腰下剑就,直为斩楼兰”的那种浩气,高歌苏武牧羊那种千里绝域、万里胸怀的家国气节,牢记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我伴祁山护国门”的崇高职责。我特别欣赏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诗句,他用常人难以穷极的视野,以直冲云霄的浩气,挟明月天山、卷长风云海、掠过长空几万里,读了多么惊心动魄,胸怀激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离武威城不远有个叫“胡家边”的地方,方圆近百里竟然修建了三十多座高十多米、宽三米多、长几百米不等、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而且是胡乱排列,相互不连接。据传是五代十六国时期军阀割据为抵御外侮修建的,可见从古到今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是多么的浓烈。

来到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敦煌莫高窟,你一定会深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绮丽风情。莫高窟内珍藏着那么多的佛典宝卷不说,单是那飞天仕女造型与石刻,让人不免憧憬着古老的嫦娥奔月那美丽传奇,是不是和今日“神州系列”飞天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遥想那“夸父逐日”时是不是就踏平坎坷筑好了丝绸之路的路基;从这里寻找“女娲补天”等神话的渊源和保卫自己家园的传统,探寻今日的大漠戈壁是不是“女娲补天”时遗留下来的采石场和沙石……这种奇幻、这种壮观、这种厚重、这种不朽,是多么令人惬意豪迈!

在丝路的日日夜夜,我常常被《阳关三叠》的名曲所震撼着,成为催人奋进的号角。所谓阳关即为天水关、玉门关、嘉峪关。在没有被张骞“凿空”之前,那时西去路途遥远、旅途的艰险、环境之恶劣是无法想象的。“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人们从中不难领悟出“阳关”两字寄托着千古人们历经千难万险后踏上光明坦途的无限渴望。而丝绸之路成为人们生活生存的坦途大道,恰恰给人以柔和温馨之美,使丝路成为一条家国情怀的血脉纽带,源源不断地激励着人们用砥砺奋进的精神,像张骞那样脚踏实际地履行家国情怀和实现这一情怀的现代转化传承。

丝绸之路值得该歌该唱的内涵实在太丰富了,以至于显得自己的思维是如此的狭小和笨拙。于是经常用敬仰之心与之进行心灵对话,为人生提供精神滋养,用心去体会其蕴含的历史沉淀,去激活强健心潮澎湃的激情,让丝路在神奇之中流淌的诗意和筑梦前行的呼唤,成为不息的烛照和引导前行的灯火,迎接那光辉锦绣的明天。   

阅读20
分享
网站声明
  本文为作者原创文章,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违规或您认为该页面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